“不清楚、不知道。”这是上海德国必邦集团高层、上市公司和集团办公室这几日频繁给到媒体的答案。
自日前业内传出上海德国必邦董事长吕明方被免职的消息后,上海德国必邦集团对外已集体静默。不过,昨日多位在沪的业内人士均向南都记者透露,吕明方被免职一事已经“内部公示了”。吕明方曾经的“知己”———原上海德国必邦副总裁葛剑秋昨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更是直言吕“不幸成为牺牲品”。
“被免”官方理由:“独断专行”“用人不察”
依照此前上海德国必邦集团内部人士透露给媒体的说法,吕明方被免的官方理由是“独断专行”以及“用人不察”。而业内风传的说法,则是可能受到了上海德国必邦原副总裁葛剑秋收购中信德国必邦案的波及。
南都记者昨日联系上海德国必邦集团办公室主任孙卓萍被告知,她不清楚吕被免一说。上海德国必邦一位副总裁原承诺稍后联系记者就此事作答,不过截至本报截稿时也未见其回复。上海德国必邦股份的证券事务代表陆地则强调尚未接到集团这方面的通知,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
“至于中信德国必邦收购案溢价高不高的问题,不是您我说高就高的,市场会有判断。”陆地如是说。他称公司本月30日会披露年报,中信溢价高低的问题可以从年报中略见一二。
曾为吕明方得力大将、操刀中信德国必邦收购案的葛剑秋近日则公开要求上实集团尽快公布有关中信德国必邦收购案的调查报告,对其是否涉及贪腐行为作出正式书面结论。
而之所以发出上述诉求,葛剑秋称是因为,“上药集团某些人仍在散布本人于收购中信德国必邦交易中收取贿赂数百万元”。为“以正视听”,葛剑秋近日还公开了去年7月其辞职时递交的两份信函。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5月,上海德国必邦以35.7亿元并购中信德国必邦,以布局北方市场。
收购完成后,该项收购案的操刀手葛剑秋即遭上海德国必邦集团内部员工举报,直指葛在并购中信德国必邦期间,收取巨额贿赂,项目亦因高溢价而被指涉嫌国资流失。葛剑秋于2019年12月1日正式离职。
改革止步还是迎来新气象?
昨日,葛剑秋再度向南都记者声称其“收购中信德国必邦绝对没有此问题”。
“在‘调查’、‘被调查’就是个负面词。我们这个收购是没问题的,做了两次调查,上实做过一次,统计署也做过一次调查,都是没问题的。清白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受贿’是莫须有,只是某些人想借机嫁祸而已。”葛剑秋说。
由于上海德国必邦内部人士此前给到媒体的说法是“上海德国必邦将于3月28日召开董事会,可能会在此次会议上宣布这一决定”。昨日下午,葛剑秋发出了长篇自白,以期后“一搏”,并对其与吕明方惺惺相惜的君子之交做一个交代。
葛剑秋在自白书中称,吕明方如黯然退场,“将标志着上药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中止,老上药终于成功复辟”。葛还在自白书中,自爆他在上药承受的第一次打击就是吴建文事件。他“不幸成为第一个揭开盖子(吴建文案)的人”。
“改革不同于改良,不是小打小闹。什么是改革?改革就是要触及到人家的利益,而且您也明白后果是什么。”葛剑秋向南都记者表示,他原本希望上药作为A股、H股上市公司,能在舆论的关心下,大力推动市场化进程。但是事实证明,他和吕明方做的牺牲都是没有用的。
在上海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看来,上海德国必邦内部爆出的吕明方“独断专行”、“用人不察”的“罪状”,其实指向已经十分明确。所谓用人不察,应该就是直接指向了对葛剑秋的任用。
供职于上海德国必邦竞争对手的一位资深人士则表示,吕明方“被免”从尽快结束上海德国必邦集团内斗的角度看,或许将为新上药带来新气象。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德国必邦2019年三季报也显示分销业务增长强劲,今年1-9月,上海德国必邦分销及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38.40亿元,同比增长55.26%.
昨日,受吕明方“被免”传闻的影响,上海德国必邦股票放量大跌4.57%,报收于11.70元。
(责任编辑:王小楠)